top of page

甚麼是蟹足腫?

「蟹足腫」正式學名為「瘢痕疙瘩」(Keloid),成因是在皮膚受創傷後出現異常纖維化增生,並向四周蔓延,形成蟹爪般的凸出疤痕。疤痕體質的人不論大小創傷都有機會導致蟹足腫,大如手術傷口,小如穿耳都足以引起。

 

蟹足腫常見於胸部、上臂、背部、耳朵。一旦形成,便會不受控地不斷增生,越來越厚大。蟹足腫不只破壞外觀,而且局部患處的疼痛、痕癢,更令患者感到不適,帶來很多困擾。

shutterstock_1093145705.jpg

如何治療蟹足腫?

我們的外科醫生因應病人情況,提供全面的蟹足腫療法,蟹足腫治療,包括:除疤膏、除疤貼、注射類固醇、手術切除、壓力治療、冷凍治療等。

 

控制早期的蟹足腫,可以選擇注射類固醇,停止不正常的成纖維細胞增生;或以冷凍治療的低溫讓蟹足腫組織壞死脫落,但病人需要自行清洗傷口。以前害怕手術後處理不好蟹足腫會復發,其實已有研究顯示,手術切除配合放射治療(superficial radiotherapy, SRT),可以讓復發率大大降低,能改善疤痕外觀之餘,亦不需要自行料理傷口。只要患者定期覆診,復發機會很微。

類固醇治療

1.png

早期蟹足腫的主要治療方法是將類固醇直接注射入蟹足腫內,抑制膠原蛋白增生,令疤痕軟化平復,舒緩痛楚痕癢,類固醇注射通常四星期一次,但也有部份患者需連續注射數月或甚至一年才見成效。

壓力治療

3.png

早期的傷口可用除疤貼令疤痕軟化,減少疤痕附近的皮膚張力,預防疤痕增生。除疤貼需持續貼三個月或半年,視乎疤痕狀況而定。

冷凍治療

4.png

冷凍治療採用「病灶內冷凍治療」(intralesional cryosurgery)治療蟹足腫,過程中,醫生會將特製的探針插入蟹足腫內,已超低溫(攝氏負196度的液態氮)

凍死瘢瘤細胞,同時令血管收縮,破壞瘢瘤內深層組織。 冷凍治療需在局部麻醉下進行,治療時間大約10至45分鐘,視患者情況及瘢瘤大小而定。完成冷凍治療後,患處會紅腫和出水泡,約四至六星期會結痂並脫落。治療一至兩個月後,患處會開始癒合。但患者也不能鬆懈,必須持續覆診和進行跟進治療,才能達至最理想的治療效果。

手術切除合併SRT放射性治療

6.png

醫學界在十多年前開始將放射治療應用在手術後的疤痕治療。SRT放射治療的原理是利用低劑量的X光射線,控制患處細胞增生能力,同時抑制微絲血管增生,從而達到預防蟹足腫復發的目的。

 

  • 手術一般在局部麻醉下進行。

  • 手術大約30至60分鐘 (視乎患者情況及瘢瘤大小而定)。

  • 手術後需一連四天到醫院進行淺層放射治療(SRT),通常在術後24小時內進行第一次。

  • 患者接受SRT後便可離開,無需住院。

  • 接受放射治療的位置會出現類似曬傷症狀,並出現色素沉積,隨著時間推移色素大多會逐漸恢復。

  • SRT放射治療的致癌機率不會高於一般X光檢查或電腦掃描。

5.png

(實際治療效果因人而異,治療圖片僅供參考)

醫護小貼士

蟹足腫的復發率頗高,因此患者在治療後應配合密切監察,以防止病情復發。而我們外科醫生多年來專注研究蟹足腫治療,累積豐富經驗,並定期到國外/外地交流,積極引進嶄新療法。

heartbeat.png

可即時聯絡我們作免費的初步評估
選擇最適合你的治療方式

此網站的資料只提供作為一般資訊及參考用途,如有相關疑問,應該諮詢外科醫生或專業醫護人員。

   © 2021 by Prime Surgery. All Right Reserved.

bottom of page